近日,我校工程學院楊洲教授團隊在國際催化領域權威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工程技術一區(qū)top期刊,影響因子16.744)發(fā)表了題為“Photonic efficiency optimization-oriented dependence model of characteristic coupling spectrum on catalytic absorbance in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tetracycline hydrochloride”的研究論文(論文鏈接為https://doi.org/10.1016/j.cej.2022.138623),。論文第一作者為我校2019級博士研究生馬立哲,,楊洲教授、Jiangyong Hu教授為該論文共同通訊作者。論文主要受嶺南現代農業(yè)實驗室科研項目、現代農業(yè)產業(yè)技術體系和廣東省國際合作科技計劃項目資助。
論文首頁截圖
光催化技術是去除水環(huán)境中抗生素殘留的有效途徑之一,。為了實現催化光源光子的高效利用,本研究提出了以光催化體系中特征耦合光譜為基礎的光子效率優(yōu)化模型,。在一系列UV-Vis-LED陣列光源照射下,,使用磷酸銀作為催化劑對四環(huán)素進行降解。特征耦合光譜的積分值與動力學常數,、催化劑可吸收光子數正相關,。本研究得出了各波段LED陣列光源照射下反應體系光子效率最優(yōu)時催化劑所需光子數對應特征耦合光譜的積分值。在波長尺度上分別對各積分值與催化劑吸收光譜擬合運算,,最終建立UV-Vis范圍內光子效率優(yōu)化模型,。最后通過分析主要活性物種貢獻率差異,闡述了不同特征耦合光譜的反應系統中光生載流子反應與復合競爭機制,。本研究對光催化降解污染物領域內光子效率優(yōu)化方法具有借鑒意義,,尤其是對于特殊光源或新型催化劑的產業(yè)化應用。該光催化技術對去除水環(huán)境中的抗生素殘留具有巨大的應用前景,。
積分面積尺度下光生載流子反應與復合競爭機制示意圖
文圖/工程學院